今日秋分:天地始平,而万物尽收|文化中国行
唐高宗永徽二年(651),洛阳百姓李弘泰因诬告太尉长孙无忌谋反,被高宗下诏“不待时而斩决”,诏令意在惩治诬告者,以维护功臣、震慑宵小。然而,监修国史的于志宁却对此提出异议。他认为,刑罚作为一种杀生之事,必须顺应天道。此时正值春天,万物生长,若此时行刑便是“伤春
唐高宗永徽二年(651),洛阳百姓李弘泰因诬告太尉长孙无忌谋反,被高宗下诏“不待时而斩决”,诏令意在惩治诬告者,以维护功臣、震慑宵小。然而,监修国史的于志宁却对此提出异议。他认为,刑罚作为一种杀生之事,必须顺应天道。此时正值春天,万物生长,若此时行刑便是“伤春
唐高宗永徽二年(651),洛阳百姓李弘泰因诬告太尉长孙无忌谋反,被高宗下诏“不待时而斩决”,诏令意在惩治诬告者,以维护功臣、震慑宵小。然而,监修国史的于志宁却对此提出异议。他认为,刑罚作为一种杀生之事,必须顺应天道。此时正值春天,万物生长,若此时行刑便是“伤春
公元前 200 年:白登之围,刘邦被匈奴围困于白登山,后采取和亲政策。